这是心“勤”指南的第15篇
宝子们,从本学期开始,心“勤”指南尝试每个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当月的推文均以此主题展开,希望我们的推文能给你一些学习、生活的小tips,愿你喜乐康健。
3月,春暖花开,欣欣向荣,在这个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时点,我们果(shan)断(zi)决定本月主题为“学习”,一个你们一听一个不吱(xi)声(huan)的主题。虽然它不怎么引流,但我们还是决定聊一聊,毕竟,学习是终身的课题。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4种世界级的学习方法,这一期,我们在看了众多学习型博主的自媒体内容后,发现很多up主都有谈到所谓的“心流”,一旦开启此模式,瞬间进入沉浸式学习,那到底何为“心流”,如何开启“心流”呢?
心流,是由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米哈伊所提出的,它是指一种全神贯注、完全专注于手头活动和情景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全身心沉浸于活动本身以至于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不仅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并且能够带来内在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心流及其由来,这里再引入另一个概念——精神熵。米哈伊提出“精神熵”来描述意识的混乱程度。例如,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意识混乱沉浸在各种无序的资讯中精力很不集中,且其自身缺乏对于注意力的管理意识,随着这种情况时间的增长,他的意识会越来越无序,注意力也愈加难以集中,这便是精神熵的增加。而其反面就是有序的意识,米哈伊把这种有序的意识称为“最优体验”,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便称为心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追寻心流的过程就是管理意识的过程,即降低精神熵的一个过程。
因此,小编认为,你废寝忘食地刷短视频并不是进入了“心流”,因为你此时的意识是混乱无序的,并没有管理意识,没有降低精神熵。所以,电子榨菜偶尔吃吃就好,当成正餐来食用,只会有损身心健康。
那到底如何开启“心流”呢?米哈伊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构成心流的八大要素:1.一个可以量化的明确目标;2.该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3.知行合一;4.全神贯注;5.挑战的过程能够及时获得反馈;6.掌控自如;7.浑然忘我;8.时间感异常。不过随着心流引起其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以及相关测量方式的不断发展,这些要素并不完全得到其他研究的支持。
回到到学习这件小事上,小编粗浅地认为,进入学习心流需要以下四个要素:
1.一个明确的目标,且大目标可以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
2.目标引起的挑战要与个人能力相匹配,即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3.足够专注,call back上一期,可以进行专注力练习——舒尔特方格法,或者下载forest等app管理手机,或者在学习时将手机等外在诱惑放在举手触摸不到的地方;
4.能够得到清晰、直接的反馈,例如读书做笔记或标注。
当然,你也许觉得从学习这件小事开始尝试心流有些困难,那可以先从6件生活小事开始体验流动、有序的意识,感受这种生活中的“最优体验”——心流。
1.抬头看向蓝天,花10分钟看看云朵相互追逐的变化
2.泡一杯茶,观察茶叶在杯中逐渐舒展开的过程
3.打开一本买了很久的书,定个闹钟,花20分钟读完一个章节
4.尝试盒式呼吸法:吸气4秒闭气4秒吐气4秒闭气4秒,反复6次
5.把手机关闭或调成静音,打开记事本,写下今天具体的学习计划,比如把“写大创项目书”写成“9:00-11:00,在电脑前,把关于项目的想法写下来”
6.带上耳机,听30分钟白噪音,比如琴声、翻书声、雨声,通过声音屏蔽周围的嘈杂,为你营造一个私密的空间
所谓心流,小编认为其实就是专注当下,沉浸其中,减少杂乱无序的资讯刺激,保持内心秩序的和谐稳定。再回到学习,无论学生还是职场人,学习是永恒的话题,知识是无尽的宝藏,但无论何种方式方法,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我要学”,可以借助“心流”理论,通过目标、专注、反馈的持续运转消化,形成以自我为主体,有序和谐的状态,从而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满足和愉悦。
叮!本期到此结束,关上手机去体验一把“心流”吧~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微信公众号宁夏大学,小红书@KnowYourself等